一、前言推行《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》,是適應我國工程投資體制和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,對于規范建設工程發、承包雙方的計價行為,維護建設市場秩序,建立市場形成工程造價機制發揮重要作用。
現行《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》(GB50500-2008)明確,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范圍:1、使用國有資金投資項目;2、國家融資項目。目前,相當的非國有投資建設項目,業主自主確定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。由此可見,工程量清單計價在工程造價活動中的重要性。
如何使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更加規范、完善,更加能正確反映出工程建設的實體投資,就其中的一個環節,來談談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中施工圖審核的重要性。
二、施工圖審核不到位造成工程清單計價缺陷俗話說,“美玉無瑕”,但真正較真起來,發現一點點瑕疵也不奇怪,何況施工圖設計這么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,雖經過一道道審核,但在實際施工時,還會發現設計上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,并且我們知道,越早發現糾正,造成的損失越小,反之則損失越大。
在以往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中,并不存在“施工圖審核”這一說法。常規做法是編制人員對施工圖直觀理解,設計怎么說,就怎么編制;或者設計未考慮之處,編制人員就按自己意圖編制。這樣做,造成設計有錯不能糾正,對設計遺漏之處隨意補充又不能真正達到設計意圖,那么清單內容與實際施工結果往往不相符合,極易發生變化造成建設成本增加,從側面也可以認定為是工程清單計價存在缺陷,工程清單編制的不完美,這些缺陷大致可分為以下情況。
1、設計文件造成的缺陷:由于設計不切實際或疏忽,造成設計做法與最終實施的實際做法有差異,編制人員雖然“嚴格”按設計“意圖”進行編制,卻相應給投標單位以可乘之機,如采用不平衡報價,在施工過程中再變更,極易造成業主投資增加。
例1:某住宅項目,小區整體規劃設計為外墻涂料,由于設計未吃透發包方整體規劃要求,把臨街某幾幢房屋設計為外墻面磚;招標結束后在實施過程中,最終實際做法均變更為外墻涂料。投標單位在報價時,僅按招標文件要求列出了暫估材料(面磚)的材料費用,其它“人、材、機消耗為零”,即報價為“零”。
例2:某公建辦公樓項目,石材幕墻基層設計卷材防水層,編制人員“嚴格”按設計“意圖”進行編制;在實際施工過程中,這不切實際的做法最終被變更,實際做法變更為1:3水泥砂漿摻5%防水劑。投標單位在報價時,此部分卷材防水層費用報價幾乎為“零”。
2、擅改設計做法造成缺陷:部分項目由于設計工作量大,同一項目有多個人完成,這就會造成同一項目,但在設計做法上卻會形成差異。在清單編制時,編制人員在并未與發包方、設計溝通就“理所當然”地“強制”統一做法口徑,最終實際做法卻按原設計進行,無形中造成發包方投資增加。
例3:某住宅項目,大部分房號外墻涂料保溫設計為“25厚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(XPS)保溫層”,部分房號設計為“15厚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(XPS)保溫層”,編制人員認為同一項目口徑應統一,在未經過業主、設計人員的同意下,擅自“變更”了設計做法,工程量清單均按“25厚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(XPS)保溫層”編制,最終實際做法卻均按原設計要求進行施工。投標單位在報價時,考慮到設計厚度,報價采用不平衡報價。
例4:某綜合樓項目,設計框架內、外墻填充墻均采用“加氣砼砌塊墻”,編制人員根據自身經驗,認為“加氣砼砌塊墻”不適用于外墻,在清單編制時,并未與發包方、設計溝通就“想當然”地按“KP1多孔磚”替代,最終實際做法設計變更采用“砼小型空心砌塊”。投標單位在報價時,考慮到設計因素,報價采用不平衡報價。
分析: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,由于施工圖本身設計存在缺陷(設計有誤或設計不全面),清單編制過程中,由于未有相應的圖紙審核流程,所以未能發現問題或發現問題后未能徹底解決問題。投標方報價人員“目光敏悅、經驗豐富”,由于懂得造價以外的其它相應專業知識,從而敏感意識到設計上存在缺陷,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報價,追求其利潤最大化,無可非議,從反面來說,清單編制人員也并未起到真正把關作用,工程量清單編制工作不能算完美。
三、完善施工圖審核流程的必要性我們知道,“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”,如何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中做得更加完美,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,完善施工圖審核這一薄弱環節,把錯誤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。
作為一個專業成熟的工程造價編制人員,不僅要掌握造價專業基礎知識,還要全面了解施工、設計技術規范,并培養起較強的責任心,依托科學嚴謹的管理制度,嚴格按照施工圖審核流程,切切實實做好工程量清單計價工作。
201312111956248239.jpg
例5:某住宅項目,戶內樓地面設計為“30厚1:3水泥砂漿找平抹光”,編制人員依據施工技術專業知識、住宅質量防治通病相關知識,提出建議改為“30厚C20商品細石砼找平抹光”,能有效防止地坪空鼓裂紋通病,并節省造價資金;根據公司內部“工程量清單計價施工圖審核流程”報發包方、設計討論同意,并在取得書面答復后,完成工程量清單并在施工中最終按“30厚C20商品細石砼找平抹光”實施完成。
例6:某住宅項目,外墻涂料墻面(有保溫):基層墻體上設計未考慮底糙,聚合物砂漿在保溫層(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)面和耐堿玻纖網格布面設計二層。編制人員依據了解的外墻保溫施工基礎知識,查圖集蘇J/T16-2004(2)做法后,清單編制建議增加“20厚1:2.5防水砂漿底糙二遍成活”,并只做一層“6厚聚合物抗裂砂漿”,“耐堿玻纖網格布壓入抗裂砂漿”。根據公司內部“工程量清單計價施工圖審核流程”報發包方、設計討論同意,并在取得書面答復后,完成工程量清單并在施工中最終實施完成。
分析:從上案例可以看出,如果從常規角度來編制清單,產生誤差再在實施施工過程中提出變更,必將會增加工程造價投資。如嚴格執行施工圖審核流程,將發現的問題,解決于清單編制過程中,則會對整個項目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和較好的社會效益。
當然,工程造價計價活動不僅要客觀反映工程建設的投資,更應體現交易活動公平、公正原則。更為重要的是,工程發、承包雙方、設計、受委托承擔工程造價咨詢方應共同把關,以誠實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則進行工程計價活動,確保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更加規范、完善。